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介绍百家乐 > 新闻动态 > “千古圣人”王阳明的这篇悟道诗,八句玄机,道尽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真谛。

“千古圣人”王阳明的这篇悟道诗,八句玄机,道尽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真谛。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1:56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图片 图片 图片 国学经典 共学勉之~ 图片 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”王阳明,明代心学集大成者,以“知行合一”“致良知”开宗立派,其诗文常融哲思于山水之间,与孔孟朱并称“孔孟朱王”。《山石》以山石、行云为喻,道尽人生离别之痛与时光流逝之叹。“人生非木石,别久宁无思”,道尽游子思乡情切;“行云有时定,游子无还期”,尽显漂泊不定之悲。王阳明一生践行“知行合一”,此诗亦是他内心世界的映照。从山石到人生,从漂泊到归隐,他以诗意笔触,展现对生命、归宿的深刻思考。此诗不仅流露王阳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,更蕴含...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国学经典

共学勉之~

图片

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”王阳明,明代心学集大成者,以“知行合一”“致良知”开宗立派,其诗文常融哲思于山水之间,与孔孟朱并称“孔孟朱王”。《山石》以山石、行云为喻,道尽人生离别之痛与时光流逝之叹。“人生非木石,别久宁无思”,道尽游子思乡情切;“行云有时定,游子无还期”,尽显漂泊不定之悲。王阳明一生践行“知行合一”,此诗亦是他内心世界的映照。从山石到人生,从漂泊到归隐,他以诗意笔触,展现对生命、归宿的深刻思考。此诗不仅流露王阳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,更蕴含超脱之意。读之,令人于自然美景中,感悟人生真谛,追寻心灵归处。

图片

《 山 石 》原文

明代·王阳明

山石犹有理,山木犹有枝。

人生非木石,别久宁无思。

愁来步前庭,仰视行云驰。

行云随长风,飘飘去何之。

行云有时定,游子无还期。

高梁始归燕,鹈鴂已先悲。

有生岂不苦,逝者长如斯。

已矣复何事,商山行采芝。

图片

(一)山石犹有理,山木犹有枝。人生非木石,别久宁无思。【解释】山石尚有其纹理,草木尚有其枝节,人生非同无生命的草木山石,离别日久怎能没有思念?【心得感悟】世间万物皆有其理与形,人更是有情众生。离别之苦,如影随形,思念在心底悄然生长。我们总在人生的旅途中与亲人、友人分别,距离虽远,情谊却深。这思念,是情感的纽带,让我们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,铭记每一份情谊,不负这有情的人生。(二)愁来步前庭,仰视行云驰。行云随长风,飘飘去何之。【解释】愁绪难解时独步庭院,仰望流云随风飘逝,不知其终将归于何处。【心得感悟】这四句恰似一幅流动的山水长卷。愁绪如潮水,涌上心头,我们便在这前庭中徘徊,试图寻找心灵的慰藉。而那行云,似人生的迷茫与无常,随风飘荡,没有方向。人生亦如此,充满了未知与变数。但或许,正是这份未知,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,让我们在探索中不断成长。这种观照本身就是修行——看云起云落,如同看心念流转,最终在无常中照见永恒的本心。

图片

(三)行云有时定,游子无还期。高梁始归燕,鹈鴂已先悲。【解释】行云有时也能停留片刻,可漂泊在外的游子却不知何时能归来。高粱地里燕子开始归来,而鹈鴂鸟却已先发出悲声。【心得感悟】这组意象的碰撞堪称绝妙:流云与游子、归燕与悲鸟,构成时空交错的双重隐喻。阳明先生以自然之物写人生之憾。行云尚有停歇之时,游子却归期难定,这是何等的无奈与惆怅。燕子的归来,带来春的气息,而鹈鴂的悲声,又增添了几分凄凉。人生有聚有散,有喜有悲,我们在等待中期待重逢,在离别中感受思念。这便是人生的真实写照,让我们学会坦然面对。(四)有生岂不苦,逝者长如斯。已矣复何事,商山行采芝。【解释】人生岂能无苦?时光如逝水不返,永不停息。既然如此,不如效法商山四皓入山采芝,求取精神解脱。【心得感悟】结尾处的转折如春风化雨,将前文的愁绪点化成超然。人生苦难重重,时光却匆匆流逝,我们在这纷繁的世界中忙碌奔波,却常常感到疲惫与迷茫。或许,我们应如诗人一般,在适当的时候,放下世俗的纷扰,去追寻内心的宁静。去那山水之间,感受自然的馈赠,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,寻回那份最初的纯真与美好。

图片

愿与君共勉共行!

图片

END

欢迎关注“国学仓管员”谢谢帮忙“点赞”+“在看”! — 往期精彩回顾 — 

✿ 1.千古修身奇文《九诫》,全文仅72字,古人修身结晶,道破了人性之暗礁。

图片

✿ 2.丘处机这首传世奇诗,全文仅56字,写透人生成败得失,读后愁云全消散。

图片

✿ 3.“三七分”的人生,才是最好的活法!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强基计划第六年有哪些新变化?
下一篇:国家能源集团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
TOP